栏目:chu 查看: 4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
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出处:清・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态严重。
例子:又因他姓赤,惟恐厕内倘有赤痢血痔之类,也好教他触目惊心,时常打扫:因此把他派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正音:“触”,读作“chù”,不能读作“chǔ”。
辨形:“目”,不能写作“木”。
辨析:“触目惊心”和“惊心动魄”;都可形容使人十分震惊的事;但“触目惊心”仅用于能看得见的对象;“惊心动魄”适用范围比“触目惊心”广;不论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对象都可用。
谜语: 一看吓一跳 (谜底:触目惊心)
目光所及,令人内心深受冲击。语本《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列传》。形容事情景况,令人震惊。△“刿目怵心”、“刿目鉥心”
蔼又与右率沈约书曰:「夫道宣余烈,竹帛有时先朽,德孚遗事,金石更非后亡。丞相独秀生民,傍照日月。标胜丘园,素履穆于忠义,誉应华衮,功迹著于弼谐。无得而称,理绝照载。若夫日用阒寂,虽无取于锱铢,岁功宏达,谅有寄于衡石。窃承贵州士民,或建碑表,俾我荆南,阅感无地。且作纪江、汉,道基分陕,衣冠礼乐,咸被后昆。若其望碑尽礼,我州之旧俗,倾廛罢肆,鄙(士)[土〕之遗风,庶几弘烈或不泯坠。荆、江、湘三州策名不少,并欲各率毫厘,少申景慕。斯文之托,历选惟疑,必待文蔚辞宗,德佥茂履,非高明而谁?岂能骋无愧之辞,詶式瞻之望。吾西州穷士,,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荫,,缅寻遗烈,触目崩心。常谓福齐南山,庆钟仁寿,吾侪小人,贻尘帷盖。岂图一旦遂投此请。
[1]一介寂寥:一名默默无闻之人。寥,音liáo。
[2]日月就远:时间消逝。
“触目惊心”原作“触目崩心”。据《南齐书・卷三二・豫章文献王列传》载,南齐豫章文献王萧嶷过世后,受过他恩惠的乐蔼在写给沈约的书信中说,自己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西州穷士,因为受到萧嶷的重用,才能有今天衣食无缺的生活。随著时间消逝,缅怀追寻萧嶷遗留的功业,目光所及,令人内心深受冲击。后来“触目惊心”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事情景况,令人震惊。出现“触目惊心”的书证如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九出:“李大人,闻言兴慨,触目惊心。”
01.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九出:“李大人,闻言兴慨,触目惊心。”
02.《梼杌闲评》第四○回:“为天灾人灾,同时互见,触目惊心,恪遵明旨,恭陈修省之实,以重天戒,以保泰运。”
03.《镜花缘》九九回:“惟恐厕内倘有赤痢血痔之类,也好教他触目惊心,时常打扫。”
04.清・林则徐《林文忠公公牍・公牍六・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此后凡有获案,即皆遵照问拟。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
05.《花月痕》第五回:“天寒岁暮,游子乡关之感,风人屺岵之思,麕至沓来,顿觉茅店鸡声,草桥月色,触目惊心,无复曩时兴致。”
语义形容事情景况,令人震惊。
类别用在“惊恐骇人”的表述上。
①这场大车祸的惨状,真是叫人触目惊心。
②电视播出的命案现场,看来真是触目惊心。
③这部电影里的血腥画面,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④为了保护幼童,电视应该减少播出触目惊心的可怕画面。
⑤小王没有看过这么触目惊心的场面,一时之间整个人都呆住了。
⑥电影里一个又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镜头,让每个观众都吓得几乎无法呼吸。
be shocked to witness
(ある深刻な光景を)目(め)にして心を痛(いた)める
spectacle sensationnel,effrayant,saisissant,foudroyant
durch den Anblick abgeschreckt werden(entsetzlich)
потрясáющи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