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
柔桑采尽绿阴稀,
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
如何勤苦尚凶饥?
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
如何勤苦尚凶饥?
作品赏析:
本诗先写桑叶采尽,蚕茧肥密,这是蚕农大获丰收的喜悦之景。这本是令人欣喜的,诗人也欲借此机会与蚕农分享收获时的快乐心情。于是他随便问了问农家的生活,结果却让世人困惑惊异:农人长年勤苦,生活却一贫如洗,如同遭遇荒年饥岁。
诗人在作品中并未写出疑惑的答案,但是他一定也和作者一样心知肚明:正是统治者的残酷盘剥,让百姓愈劳愈贫,最终民不聊生。
本诗首联“稀”字用法巧妙,写出了桑叶被采摘后树阴稀疏的特点,与后文“尽”、“密”、“肥”互相照应,暗示了蚕农的丰收。颔联中“密茧肥”连用两个形容词修饰蚕茧,更突显蚕农丰收的场景,为后文的疑问埋下伏笔。后两联主要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将养蚕农民的辛苦劳动、丰硕的劳动成果与他们依然像荒年一样凄 苦的生活形做出鲜明对比,在如闲话家常般的语句中,在只问不答,而答案尽在问中的含蓄技巧下,体现作者对对劳动农民深深的同情、对统治阶级剥削的不满及作为封建官员的自责。
这首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寓深刻的社会现象于朴素平实的语言中,反映作者对民生的关心之情。
本诗印证了颜习斋对王安石的如下评论:“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
诗人在作品中并未写出疑惑的答案,但是他一定也和作者一样心知肚明:正是统治者的残酷盘剥,让百姓愈劳愈贫,最终民不聊生。
本诗首联“稀”字用法巧妙,写出了桑叶被采摘后树阴稀疏的特点,与后文“尽”、“密”、“肥”互相照应,暗示了蚕农的丰收。颔联中“密茧肥”连用两个形容词修饰蚕茧,更突显蚕农丰收的场景,为后文的疑问埋下伏笔。后两联主要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将养蚕农民的辛苦劳动、丰硕的劳动成果与他们依然像荒年一样凄 苦的生活形做出鲜明对比,在如闲话家常般的语句中,在只问不答,而答案尽在问中的含蓄技巧下,体现作者对对劳动农民深深的同情、对统治阶级剥削的不满及作为封建官员的自责。
这首诗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寓深刻的社会现象于朴素平实的语言中,反映作者对民生的关心之情。
本诗印证了颜习斋对王安石的如下评论:“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