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
疾风吹尘暗河县,行子隔手不相见。湖城城南一开眼,
驻马偶识云卿面。向非刘颢为地主,懒回鞭辔成高宴。
刘侯叹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馔。且将款曲终今夕,
休语艰难尚酣战。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
天开地裂长安陌,寒尽春生洛阳殿。岂知驱车复同轨,
可惜刻漏随更箭。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
驻马偶识云卿面。向非刘颢为地主,懒回鞭辔成高宴。
刘侯叹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馔。且将款曲终今夕,
休语艰难尚酣战。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
天开地裂长安陌,寒尽春生洛阳殿。岂知驱车复同轨,
可惜刻漏随更箭。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
作品赏析:
【鹤注】当是乾元元年冬自华州游东都作。明年春方归华。梦弼曰:湖城县地有鼎湖,即黄帝铸鼎之处。《唐书》:湖城县,属虢州,汉湖县,后改湖城。《唐诗纪事》:孟云卿,河南人,与杜子美、元次山最善。元次山《送孟校书往南海》云:云卿与次山同州里,以词学相友,少次山六七岁。
疾风吹尘暗河县①。行子隔手不相见②。湖城城东一开眼,驻马偶识云卿面。向非刘颖为地主③,懒回鞭辔成高宴。
(首叙湖城遇孟,复返于刘。公饮毕而去,又拉孟而回,忘乎宾主形迹。下二,反言以见刘之贤。)
①《水经注》:河水又北径湖县东,故曰河县。②《霍去病传》:“大风起,砂砾击面,雨军不相见。”鲍照诗:“行子心肠断。”③《左传》:“地主致饩。”
刘侯欢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撰。且将款曲终今夕①,休语艰难尚酣战②。照室红炉簇曙花③,萦窗素月垂秋练④。
(此叙颢宅留饮,记其情景。款曲二句,兼述刘侯劝客词意之殷勤。)
①秦嘉诗:“念当久离别,因念叙款曲。”②《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战,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为之返三舍。③《宋·武本纪》:神光照室尽明。早花簇发,其色鲜丽,故比红炉。④沈约《郊居赋》:“或萦窗而窥牖。”《月赋》:“素月流天。”谢庄诗:“秋月明如练。”束皙《饼赋》:“弱似春绵,白若秋练。”
天开地裂长安陌①,寒尽春生洛阳殿②。岂知驱车复同轨③,可惜刻漏随更箭④。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霰⑤。
(末喜乱后逢孟,不忍别离也。天开地裂,伤长安昔陷。寒尽春主,比洛阳今复。驱车,中途得遇。同轨,王路已平。更箭,夜深。鸡鸣,天瞎矣。此章兰段,各六句。)
①京房《易占》:“天开阳不足,地裂阴有余,智兵起下害上之象。”《唐史》:是年九月,九节度兵伐安庆绪于邺。梦弼曰:长安有九衢三陌。②谢惠连诗:“春生鳷鹊楼。”③阮籍诗:“驱车出门去。”班固赋:“仰天路而同轨。”④陆倕《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⑤张衡《古别离》:“鸡鸣庭树枝,客子振衣起。别泪落如线,相顾不能止。”卢世..《紫房余论》云:子美已起身出城矣,于疾风暗尘中,忽见云卿,喜也意外,遂携手复造。当是时,刘侯欢甚,张灯促馔,从残局中翻出新兴,宾主友朋相视而笑。此段光景,至今使人回环,诗欲不佳得乎。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疾风吹尘暗河县①。行子隔手不相见②。湖城城东一开眼,驻马偶识云卿面。向非刘颖为地主③,懒回鞭辔成高宴。
(首叙湖城遇孟,复返于刘。公饮毕而去,又拉孟而回,忘乎宾主形迹。下二,反言以见刘之贤。)
①《水经注》:河水又北径湖县东,故曰河县。②《霍去病传》:“大风起,砂砾击面,雨军不相见。”鲍照诗:“行子心肠断。”③《左传》:“地主致饩。”
刘侯欢我携客来,置酒张灯促华撰。且将款曲终今夕①,休语艰难尚酣战②。照室红炉簇曙花③,萦窗素月垂秋练④。
(此叙颢宅留饮,记其情景。款曲二句,兼述刘侯劝客词意之殷勤。)
①秦嘉诗:“念当久离别,因念叙款曲。”②《淮南子》:鲁阳公与韩战,战酣,日暮,援戈而麾之,日为之返三舍。③《宋·武本纪》:神光照室尽明。早花簇发,其色鲜丽,故比红炉。④沈约《郊居赋》:“或萦窗而窥牖。”《月赋》:“素月流天。”谢庄诗:“秋月明如练。”束皙《饼赋》:“弱似春绵,白若秋练。”
天开地裂长安陌①,寒尽春生洛阳殿②。岂知驱车复同轨③,可惜刻漏随更箭④。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霰⑤。
(末喜乱后逢孟,不忍别离也。天开地裂,伤长安昔陷。寒尽春主,比洛阳今复。驱车,中途得遇。同轨,王路已平。更箭,夜深。鸡鸣,天瞎矣。此章兰段,各六句。)
①京房《易占》:“天开阳不足,地裂阴有余,智兵起下害上之象。”《唐史》:是年九月,九节度兵伐安庆绪于邺。梦弼曰:长安有九衢三陌。②谢惠连诗:“春生鳷鹊楼。”③阮籍诗:“驱车出门去。”班固赋:“仰天路而同轨。”④陆倕《刻漏铭》:“铜史司刻,金徒抱箭。”⑤张衡《古别离》:“鸡鸣庭树枝,客子振衣起。别泪落如线,相顾不能止。”卢世..《紫房余论》云:子美已起身出城矣,于疾风暗尘中,忽见云卿,喜也意外,遂携手复造。当是时,刘侯欢甚,张灯促馔,从残局中翻出新兴,宾主友朋相视而笑。此段光景,至今使人回环,诗欲不佳得乎。
-----------仇兆鳌 《杜诗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