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燿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lí),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果臝之实,亦施于宇;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
町畽鹿场,熠燿宵行。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熠燿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lí),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作品赏析:
赏析一:
这是一篇分为四章的长诗。我们在通过名物训诂,也就是解决了字、词、句之后,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思想内容,然后看它是如何表现内容的。就内容看,这是一篇行役诗。行役有兵役、劳役、事役。行役诗在《诗经》中,占着重要的位置,说明行役在当时人民身上和心上压力之大。反映这一史实诗,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篇所写,属于兵役。是写诗中的主人从军出征,经过三年之久,才得回来时的悲喜交加的心情的。
每章的开头,都是“我徂东山”等四句。这虽是音乐叠章的惯例,但就本篇各章的意义看,这种写法,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层层推进。一章写将归,二章写归途,三章写归至(到家),四章写归后,而以重叠的前四句为总纲。前四句,从“徂东山”到“来自东”,是从“不归”到归“来”,也是从过去到现在。“慆慆”,极言“不归”的时间之久,细“雨”迷“蒙”,却是到家时的气候特征,这是印象很深,难于忘掉的时刻。而长期的苦闷和当前的喜慰,尽在不言之中。在一章里,象电影镜头一样,刚显出了细雨夜归人,就转对过去的回忆。回忆的首先是将归时的心情:决定要回去了,却面向着西方伤感。没有亲身的感受,是不会体味到这一点的。因为人们对没有希望的事,可以不去想;而希望到眼前,情绪却会立刻波动起来。于是,他从心底发出了愿望:从今以后,再不要穿军装了①!接着又把思想拉回到现实。现实的具体生活,是大家还像聚集在桑叶下的野蚕那样,仍蜷缩在兵车下露宿着啊!二章重复前四句,再展现了一下现景,回头转写归途看到的荒凉景象:栝楼藤虽然仍蔓延在人家的房上,长满了果实,但没有人!你看:土鳖在室内缘爬,蜘蛛网在门口,田边留着野兽的蹄印,夜里闪灼的鬼火。一幅幅画面,组织成一片凄凉!但征人认为没有什么可怕,倒很值得想一想。想什么?没有说。可是眼前的荒凉残破景象,“孰实为之,孰令致之?”不正是想的主要内容吗!三章首四句和下八句,联系得更为密切,一个画面是细雨归人,另一个画面是“鹳鸣”、“妇叹”。妇不只叹,而是行动起来,忙着迎接亲人。她刚把房屋打扫修补好,征人恰好进门。真象柴堆上垂下的一个个苦瓜,受尽了苦!在悲喜交集的情况下,千言万语,无从说起,惟一的寒暄,只是一句:“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语是那么淡,情却是无限的深。四章是征人到家后的事了。也许已隔了一段时间。和平为人们带来了幸福。年青人的纷纷结婚,就是标志。黄莺闪耀着美丽的毛羽,比翅齐飞;青年女子出嫁,热闹非凡,仪式隆重,一片欢乐!和一、二章,形成强烈对比。难道这欢乐只限于年青人?最后用反问语气说:新婚诚然是美好的,但那久离重聚的旧夫妻,不是更感到欣慰吗?没有歌颂和平,没有歌颂为取得和平而付出代价的人,但却是最切实、最真挚的歌颂。
这篇抒情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来体现具体环境经历中的思想感情的。诗的着笔点是第三章细雨迷蒙中到家的那一刻。因为那是出征三年的结束。“我徂东山”等四句,概括了出征的全过程,而“我征聿至”一句,是转折点。从此倒推,便有未归、将归、途中、到家各阶段;从此下推,便出现了后来的新生活。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当然在四章所写情景之后,但着笔点,却定在三章,因为这是从全部回忆中总结得来的表现方式。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这篇诗不只形象地写了感官接触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写了人物的意识活动。而意识活动,正是精神面貌的依据,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一个作者能如实地把所经、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象形思维,具体地写出来,就会成为佳作。我们正可以从三千年前的作者那里,得到启发。
赏析二:
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的《诗经》,其地位不仅仅在於它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在於它的题材广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间的历史、经济、文化、爱情、战争等内容;而且艺术手法高超,写景、叙事、抒情都相当形象细腻,耐人寻味。且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豳风》中的《东山》,就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
《东山》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的开篇,以开门见山,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思乡的间接流露。“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写,这是这首诗的一个创举。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文人所祖并发扬光大。“零雨其蒙”,既点出了当时的天气,属细节描写。使人更能如临其境,感受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一个凄美感人的基调。更能够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为什麼思乡的愁絮会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强烈呢?因为作为一名拼杀疆场的军人,每天是过著“晓战随金鼓,霄眠抱玉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为性命担忧时,思乡情绪会被时刻绷紧的神经暂时压制。但到了战争结束,归家指日可待时,思乡之情就会一涌而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战士能够结束战争生活,都赶紧解开军装,匆匆穿上平时的衣裳。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战士喜形於色、昐望早日和平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以“行枚”这样典型的行为,代指军旅生活,是用了一种借代的写作手法。《诗经》的艺术手法之成就可见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对三年军旅生活的回忆。首先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过桑虫的生活不堪,来比喻军旅生活的艰辛。使人还得还对战士产生同情。“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就是军人风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独”字又是主人公内心孤独的体现,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东山》的每段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
第一节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节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果蠃之实……燿燿霄行”,这一小节说到,家破屋残,果虫相生,田园荒芜,鬼火燿燿……这是主人公内心挥之不去的担忧,也是战争破坏生产,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的现实的反映与对战争的无情控诉。这种写法,使我们想起秦朝的民歌《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裏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其写作方法可谓如出一辙。可以看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可以注意到,《东山》的控诉战争的视角上,是与后代相同题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平民,受战争之苦面流离失所,例如《石壕吏》《新婚别》;或者是从征兵的角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木兰诗》《兵车行》。而《东山》的主人公是一位参战的士兵。参加的是被人认为是正义的战争的周公东征,并且以胜利一方的身份凯旋。这裏没有雄纠纠的胜利者的姿态,而是同样以受难者的身份出现。胜利没能使他逃脱战争的厄运,更说明了战争对於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从而给我们一个思考战争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两者感情交相辉映,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这裏的写作手法,在后代诗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去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愰,双照泪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当时结婚时的器物,不禁勾起对丈夫的深深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开的。更加突现诗的悲剧色彩。由此我们不禁想起题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别》。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源自《诗经》不无道理。
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继续沉缅於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当中。想到当年新婚时,那打扮夺目的皇驳马,那派头十足的接亲队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饰……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从美好的回忆掉回现实当中,“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离,这三年来,家中变成怎样,她这三年的孤独如何难当,他三年的苦水又从何说起……想到见面,只怕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如何复杂,如何澎湃难平!但诗中没有太多的叙说,只用了“其旧如之何?”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也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思……
《诗经》的艺术美也一样,永远品味不尽,探究不完。因此,我们要继承好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诗经》。
这是一篇分为四章的长诗。我们在通过名物训诂,也就是解决了字、词、句之后,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思想内容,然后看它是如何表现内容的。就内容看,这是一篇行役诗。行役有兵役、劳役、事役。行役诗在《诗经》中,占着重要的位置,说明行役在当时人民身上和心上压力之大。反映这一史实诗,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篇所写,属于兵役。是写诗中的主人从军出征,经过三年之久,才得回来时的悲喜交加的心情的。
每章的开头,都是“我徂东山”等四句。这虽是音乐叠章的惯例,但就本篇各章的意义看,这种写法,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层层推进。一章写将归,二章写归途,三章写归至(到家),四章写归后,而以重叠的前四句为总纲。前四句,从“徂东山”到“来自东”,是从“不归”到归“来”,也是从过去到现在。“慆慆”,极言“不归”的时间之久,细“雨”迷“蒙”,却是到家时的气候特征,这是印象很深,难于忘掉的时刻。而长期的苦闷和当前的喜慰,尽在不言之中。在一章里,象电影镜头一样,刚显出了细雨夜归人,就转对过去的回忆。回忆的首先是将归时的心情:决定要回去了,却面向着西方伤感。没有亲身的感受,是不会体味到这一点的。因为人们对没有希望的事,可以不去想;而希望到眼前,情绪却会立刻波动起来。于是,他从心底发出了愿望:从今以后,再不要穿军装了①!接着又把思想拉回到现实。现实的具体生活,是大家还像聚集在桑叶下的野蚕那样,仍蜷缩在兵车下露宿着啊!二章重复前四句,再展现了一下现景,回头转写归途看到的荒凉景象:栝楼藤虽然仍蔓延在人家的房上,长满了果实,但没有人!你看:土鳖在室内缘爬,蜘蛛网在门口,田边留着野兽的蹄印,夜里闪灼的鬼火。一幅幅画面,组织成一片凄凉!但征人认为没有什么可怕,倒很值得想一想。想什么?没有说。可是眼前的荒凉残破景象,“孰实为之,孰令致之?”不正是想的主要内容吗!三章首四句和下八句,联系得更为密切,一个画面是细雨归人,另一个画面是“鹳鸣”、“妇叹”。妇不只叹,而是行动起来,忙着迎接亲人。她刚把房屋打扫修补好,征人恰好进门。真象柴堆上垂下的一个个苦瓜,受尽了苦!在悲喜交集的情况下,千言万语,无从说起,惟一的寒暄,只是一句:“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语是那么淡,情却是无限的深。四章是征人到家后的事了。也许已隔了一段时间。和平为人们带来了幸福。年青人的纷纷结婚,就是标志。黄莺闪耀着美丽的毛羽,比翅齐飞;青年女子出嫁,热闹非凡,仪式隆重,一片欢乐!和一、二章,形成强烈对比。难道这欢乐只限于年青人?最后用反问语气说:新婚诚然是美好的,但那久离重聚的旧夫妻,不是更感到欣慰吗?没有歌颂和平,没有歌颂为取得和平而付出代价的人,但却是最切实、最真挚的歌颂。
这篇抒情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来体现具体环境经历中的思想感情的。诗的着笔点是第三章细雨迷蒙中到家的那一刻。因为那是出征三年的结束。“我徂东山”等四句,概括了出征的全过程,而“我征聿至”一句,是转折点。从此倒推,便有未归、将归、途中、到家各阶段;从此下推,便出现了后来的新生活。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当然在四章所写情景之后,但着笔点,却定在三章,因为这是从全部回忆中总结得来的表现方式。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这篇诗不只形象地写了感官接触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写了人物的意识活动。而意识活动,正是精神面貌的依据,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一个作者能如实地把所经、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象形思维,具体地写出来,就会成为佳作。我们正可以从三千年前的作者那里,得到启发。
赏析二:
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的《诗经》,其地位不仅仅在於它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在於它的题材广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间的历史、经济、文化、爱情、战争等内容;而且艺术手法高超,写景、叙事、抒情都相当形象细腻,耐人寻味。且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豳风》中的《东山》,就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
《东山》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的开篇,以开门见山,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思乡的间接流露。“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写,这是这首诗的一个创举。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文人所祖并发扬光大。“零雨其蒙”,既点出了当时的天气,属细节描写。使人更能如临其境,感受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一个凄美感人的基调。更能够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为什麼思乡的愁絮会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强烈呢?因为作为一名拼杀疆场的军人,每天是过著“晓战随金鼓,霄眠抱玉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为性命担忧时,思乡情绪会被时刻绷紧的神经暂时压制。但到了战争结束,归家指日可待时,思乡之情就会一涌而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战士能够结束战争生活,都赶紧解开军装,匆匆穿上平时的衣裳。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战士喜形於色、昐望早日和平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以“行枚”这样典型的行为,代指军旅生活,是用了一种借代的写作手法。《诗经》的艺术手法之成就可见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对三年军旅生活的回忆。首先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过桑虫的生活不堪,来比喻军旅生活的艰辛。使人还得还对战士产生同情。“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就是军人风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独”字又是主人公内心孤独的体现,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东山》的每段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
第一节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节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果蠃之实……燿燿霄行”,这一小节说到,家破屋残,果虫相生,田园荒芜,鬼火燿燿……这是主人公内心挥之不去的担忧,也是战争破坏生产,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的现实的反映与对战争的无情控诉。这种写法,使我们想起秦朝的民歌《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裏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其写作方法可谓如出一辙。可以看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可以注意到,《东山》的控诉战争的视角上,是与后代相同题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平民,受战争之苦面流离失所,例如《石壕吏》《新婚别》;或者是从征兵的角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木兰诗》《兵车行》。而《东山》的主人公是一位参战的士兵。参加的是被人认为是正义的战争的周公东征,并且以胜利一方的身份凯旋。这裏没有雄纠纠的胜利者的姿态,而是同样以受难者的身份出现。胜利没能使他逃脱战争的厄运,更说明了战争对於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从而给我们一个思考战争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两者感情交相辉映,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这裏的写作手法,在后代诗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去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愰,双照泪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当时结婚时的器物,不禁勾起对丈夫的深深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开的。更加突现诗的悲剧色彩。由此我们不禁想起题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别》。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源自《诗经》不无道理。
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继续沉缅於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当中。想到当年新婚时,那打扮夺目的皇驳马,那派头十足的接亲队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饰……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从美好的回忆掉回现实当中,“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离,这三年来,家中变成怎样,她这三年的孤独如何难当,他三年的苦水又从何说起……想到见面,只怕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如何复杂,如何澎湃难平!但诗中没有太多的叙说,只用了“其旧如之何?”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也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思……
《诗经》的艺术美也一样,永远品味不尽,探究不完。因此,我们要继承好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诗经》。
分类标签:思念的诗